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依赖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来撰写文章、完成任务,甚至是教育教学。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Your Brain on ChatGPT》却给这个趋势泼了一盆冷水:频繁使用 ChatGPT 可能会对人类大脑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这项由 MIT 媒体实验室、韦尔斯利学院和马萨诸塞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进行的为期四个月的研究显示,使用大语言模型(LLM)写作的参与者在神经、语言及行为层面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脑部活动减弱、写作“归属感”变差,甚至连自己写的内容都记不住。
大脑活动变弱,写作内容记不住
研究共招募了54名参与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使用 ChatGPT(LLM 组),第二组使用 Google 搜索(搜索组),第三组完全不借助任何工具(纯人脑组)。研究共分三次写作任务,并在第四轮测试中,LLM 组被要求不使用 ChatGPT,而纯人脑组反而可以使用 ChatGPT。
研究人员利用脑电图(EEG)监测参与者在写作过程中的脑部活动,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对作文内容进行分析,还通过人类和AI双重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LLM 组在“α波连接”——一种代表认知能力、记忆力和语言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上的活跃度显著低于纯人脑组。研究人员指出:“83%的 ChatGPT 用户在第一轮任务中无法准确引用自己写过的内容,无一人成功回忆出具体段落。”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在后续禁用 ChatGPT 的写作中,曾经依赖AI的用户依然无法回忆起自己写的内容,表现继续低迷。研究团队推测,这说明这些写作“并未被大脑真正内化”,而是完全依赖AI完成,导致“记忆断裂”。
为什么这项研究值得关注?
尽管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样本量也不算大,但首席研究员 Nataliya Kosmyna 表示,她迫不及待地想公布结果。“我担心再过六到八个月,某些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推动‘GPT进入幼儿园’的计划,那将是灾难性的。”
她提到,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生成式AI已经被大范围尝试应用——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鼓励K-12阶段学生提升“AI素养和应用能力”。这一背景下,理解AI对学生大脑的潜在影响显得尤为紧迫。
我们应如何看待这项研究?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提醒:AI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能代替思考。ChatGPT 能在短时间生成文章草稿,但长期依赖却可能削弱使用者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甚至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教育者和内容创作者而言,这不是让你“拒绝AI”,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留属于人的“认知参与”和“思考痕迹”。就像 Kosmyna 所说:“关键是,不要把大脑交给机器去处理。”MIT研究警告:频繁使用ChatGPT可能损害大脑记忆与思维能力
来源:Using ChatGPT to write? MIT study says there's a cognitive cos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主机格调 » MIT研究警告:频繁使用ChatGPT可能损害大脑记忆与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