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软件公司Opera于9月30日宣布,向部分受邀用户正式推出其备受期待的AI浏览器Neon,订阅价格为每月19.90美元。对于其他感兴趣的用户,则需要加入等候名单。
核心功能:“代理式”浏览体验
早在今年五月,Opera就曾预告这款“代理式浏览器”(agentic browser),如今更多细节浮出水面。Opera Neon的核心并非单一的聊天框,而是内置了为特定任务量身定制的不同AI代理(Agent):
- Tasks代理: 充当一个专用于特定活动的工作区。
- Do代理: 在“Tasks”工作区内,负责执行实际的网络浏览和操作。
- Cards卡片: 用户可以将常用的AI代理提示指令保存下来,方便随时调用。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将浏览器从一个被动的信息展示工具,转变为一个能理解用户意图并主动完成任务的智能代理。
AI浏览器赛道日益拥挤
尽管Opera称Neon为“下一代AI浏览器”,但它已进入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近几个月,AI与浏览器的结合已成为科技巨头们的新战场:
- Perplexity 在七月推出了其Comet浏览器。
- OpenAI 发布了具备浏览能力的ChatGPT Agent。
- The Browser Company (旗下拥有Dia浏览器) 被Atlassian收购。
- 谷歌 也为Chrome发布了由Gemini驱动的新功能。
- Opera Neon的推出,标志着这场竞赛的进一步升级。
Opera Neon的发布,特别是其每月19.90美元的定价策略,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与将AI作为免费浏览器附加功能的谷歌不同,Opera将“代理式浏览”定位为一种付费的、专业级的生产力服务。
然而,面对Perplexity Comet等强有力的竞争者,以及OpenAI和谷歌在模型能力上的绝对优势,Opera Neon是否能凭借其独特的“代理工作区”理念说服用户为其付费,仍有待市场检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主机格调 » Opera 推出 AI 浏览器 Neon,但每月19.9美元的“尝鲜价”值得吗?